节水抗旱稻崭露头角,成为引领绿色农业发展的水稻新品类!
发布时间:
2018-09-17 15:11
来源:
农财网种业宝典
9月16日,上海天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天谷”)展出的节水抗旱稻系列品种和大米产品成为第十六届全国种子信息交流与产品交易会上的亮点。
全国农技推广中心主任刘天金、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副司长吴晓玲对节水抗旱稻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他们认为“少打农药、少施化肥、节水抗旱、优质高产”的这些特点符合我国农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
上海天谷总经理金祖平(左一)在双交会上向领导介绍公司发展情况
一直以来,我国传统的水稻种植方式以育苗栽,并辅以高肥水和精细管理为主。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淡水资源不足、农村劳动力短缺、高温干旱频发、优质农产品供需不平衡等问题不断凸显,“好种、好管、好卖”成为农民的迫切需求。节水抗旱稻的出现和推广,或许成为引领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的新动能。
创造水稻新品类
9月15日,200多名经销商在上海天谷安徽研发试验基地一起观摩了旱优73、沪优2号、沪旱19等节水抗旱稻品种,并一同参观了解由上海天谷承担的国家级节水抗旱稻品种区域试验,该区域试验的设立,将为节水抗旱稻组合进入下一级试验和通过国家审定提供科学依据。
上海天谷核心经销商参观安徽科研基地
“启动节水抗旱稻国家区试试验,表明节水抗旱稻是获得国家认可的一种水稻新类别,”节水抗旱稻发明人、上海天谷董事长罗利军说,2018年节水抗旱稻作为一种特殊的水稻新品种获得批准进入区域试验。
对于罗利军来说,为此他已孜孜追求了20年。1998年,罗利军在广西山区发现当地农民种起的满山的旱稻,这激发了他创作的灵感。能不能有这样一种水稻,产量抗病性保持超级稻的特性,同时具备旱稻节水节肥的生态性能?在超高产水稻领域颇有建树的他从此便带领团队走上培育节水抗旱稻之路。
上海天谷董事长罗利军
他们所追求的节水抗旱稻,就是通过水旱稻亲缘适度融合,结合水稻高产优质和旱稻节水抗旱特性。在生产上,简单易行,投入低,节能低碳环保;在旱地种植,可像小麦一样旱种旱管,稳产增收;在水田种植可不淹水,节水50%以上,减少农药化肥使用,产量米质并不受影响。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和上海天谷共同努力下,以沪旱7A与旱恢3号配组选育而成的节水抗旱稻的名牌品种旱优73,于2014年通过安徽省审定,并陆续在多个省市办理了引种备案,2015年通过湖北省荆门市引种,2016年通过江西省引种备案,2017年通过河南省引种备案,2018年通过湖南、浙江引种备案……
该品种可采用旱种旱管、旱种水管、直播移栽等多种栽培方式,适宜当前种植结构调整、劳动力不足的现状,已在淮河流域等区域大面积推广种植。
市场推广获好评
“轻简化栽培、中低产田产量高,这个特性深受农民喜爱。”来自江西高安的经销商金玖华在试验观摩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据他介绍,他从去年推广种植旱优73这个品种,施肥少、用药少,旱种旱管1000斤/亩,水田旱管1200斤/亩,产量与当地主栽品种差别并不大,但在中低产田的产量优势十分明显。
据了解,我国水稻产量单产近年来不断刷新纪录,但在中低产田的产量增加非常缓慢,其主要原因就是难以满足现有超级稻对肥水和精耕细作的要求。节水抗旱稻针对中低产田,是对超级稻的一个重要补充。
在上海天谷全国经销商推广经验交流会上,安徽六安市霍邱县农友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李启贵介绍,他从2010年接触节水抗旱稻到至今已有8年,推广之初作旱稻种植,随后将其作为一季中稻的早熟品种推广,进而在麦茬直播上大力推广。2013年、2015年连续两年,节水抗旱稻系列品种表现出了抗高温能力强、结实率高、米质优等特点,深受农民喜爱,尤其是中低产田的老百姓对节水抗旱稻表现出了较高的热情。
“节水抗旱稻旱优73、沪优2号为代表的系列品种在霍邱县累计推广面积达50多万亩”李启贵说,农民对节水抗旱稻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
上海天谷总经理金祖平告诉记者,公司的主要业务范围已经覆盖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和河南等多个省份。其中,在沿淮杂交稻直播市场,占有绝对的市场份额。
上海天谷总经理金祖平
安徽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栽培室主任吴文革表示,当前市场对水稻品种和栽培提出了新要求,上海天谷推广的节水抗旱稻具有抗旱节水和丰产优质的特点,迎合了市场需求。
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栽培室主任吴文革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武立权认为,丰产、优质、抗倒、耐高温、耐旱、抗稻瘟病是水稻品种的基本配置。特别是在自然灾害频发的年份,选择抗旱、耐高温的品种十分重要。
他举例,2013年,凤阳等地的水稻花期高温伏旱互作,部分中籼稻品种基本绝收;主要原因是穗发育期高温和伏旱、无灌溉水,品种本身抗旱和耐高温性差。2015年安庆等地的高温干旱,水稻开花期遭遇高温干旱互作,部分水稻品种减产40%-60%;主要原因是冬闲田播种过早,导致水稻开花期遭遇高温和伏旱,品种本身耐高温性和抗旱性弱。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武立权
来自科学网的数据显示,从1979年到2010年的30年间,中国骤发干旱的发生次数增加了109%。
节水抗旱稻的稳产特性,提高了大田作物的抗风险性能力。据悉,节水抗旱稻出色的抗旱性和耐旱性,即使经历较长时间的干旱,也可正常抽穗结实,能够减少骤发干旱所带来的灾害和损失。
发展潜力大,不久将走出国门
在当前国家实施农药化肥“零增长、负增长”、消费者需要绿色优质大米、农民需要轻简化栽培的前提下,节水抗旱稻优势明显。
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汪新国介绍,安徽全省水稻种植面积3474万亩,一季稻面积接近3000万亩,以直播、抛秧等轻简化栽培的方式,比例高达80%。他指出,安徽全省江淮丘陵、沿江高水位地区、以及部分中低产田水稻种植面积超过1000万亩,节水抗旱稻在安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汪新国
“上海天谷在种业激烈的竞争格局下,走出了一条特色化路线,适应了当前生产的需要”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研究员李爱青说,节水抗旱稻产品竞争力位于全国前列、国际领先。
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研究员李爱青
据了解,上海天谷以节水抗旱稻系列品种“稳、省、好”的优良特性(“省水、省肥、省工、省心”、“好种、好管、好吃、好卖”)为基础,坚持差异化的市场定位、专注种业绿色发展。
目前公司已经建立了华东、华中、华南、西南、海外五大营销中心,同时公司已在黑龙江、新疆及乌干达、肯尼亚、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和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巴基斯坦等亚洲国家开展节水抗旱稻的试种示范。
上海天谷国际市场负责人邝翡婷还向记者透露,上海天谷在非洲已经跟相关企业签了战略合作协议,期望能够把节水抗旱稻品种的优势,把杂交稻在非洲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帮助非洲解决粮食问题。
“上海天谷会坚持节水抗旱稻的发展方向,成为节水抗旱稻育繁推一体化的种业龙头企业,为农业绿色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金祖平表示。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