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安徽烈山区:节水抗旱稻助农增收
发布时间:
2018-10-16 16:27
来源:
人民网
节水抗旱稻观摩测产会吸引了众多村民前来观摩(冯树风 摄)
10月10日上午,节水抗旱稻观摩测产会在淮北市烈山区古饶镇殷楼村举行。当日,由古饶镇引进,安徽耘读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示范种植的节水抗旱稻旱优73号喜获丰收,吸引众多村民前来观摩。
烈山区古饶镇有耕地面积16.5万亩,一直以种植传统农作物小麦、大豆、玉米为主。近几年因受自然灾害、市场行情等因素影响,农民种植粮食的收益在下降,造成土地流转大户和农户的从事农业生产的热情锐减。为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努力培育农业新的增长点,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今年,在烈山区农水局、古饶镇的大力引进下,安徽耘读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古饶镇进行了首次示范种植500亩,经当日测产专家现场测量、实地收割,得出了实际产量达到了1150斤以上,亩增产400多元,获得了丰产丰收的好成绩。
节水抗旱稻旱优73号喜获丰收(冯树风 摄)
据安徽耘读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于海涛介绍,节水抗旱稻是指既具有水稻的高产优质特性、又具有旱稻的节水抗旱特性的一种新的水稻品种类型。在灌溉条件下,其产量与水稻基本持平,但可节水50%以上;在种植上,简单易行,投入低,节能环保。推广后,将有效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提升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促进种植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在观摩现场,听取相关专家种植方法讲解,古饶镇种粮大户及周边群众对推广种植节水抗旱稻积极性高涨。烈山区农水局及古饶镇表示,下一步将在全区镇、村广泛推广种植节水抗旱稻旱优73号,进一步做好农业结构调整文章,扩大高效农业项目种植规模,提升产业层次,使特色更特、优势更优,一批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载体成为带动全区农业结构提档升级、全力助推乡村振兴,促进群众增收致富。(邓亚萍)
转载于“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