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类 新征程|撒种不移栽,淮南潘集改变传统种植模式的新出路
发布时间:
2018-09-10 10:34
来源:
原创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是安徽水稻重要产区之一,全区常年水稻种植面积约40万亩。种植的水稻以杂交籼稻为主,采用的栽培方式是传统的育苗移栽为主。近年来,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用工难、用工贵的问题日益突出,农民种田效益越来越低。为降低种田成本,潘集区迫切需要走一条能够有效减少用工成本的水稻栽培新道路。
2018年9月8日上午10时,来自淮南潘集区40余位零售商参加了由潘集三农种业举办的2018-2019年度潘集区节水抗旱稻旱优73田间观摩会暨市场启动会。参会人员首先来到许师傅位于古沟乡的节水抗旱稻-旱优73旱种水管示范田,该示范田为面积约5亩的传统水田。于6月5日采用干籽粒撒播,亩用种量约2公斤,亩施底肥N:P:K(15-15-15)30公斤。种子撒播后,简单覆土,当天打封闭除草剂,并灌跑马水,于三叶一心期追施尿素7.5公斤,全生育期除了因为特别干旱,灌了2次水,其它时间依赖自然降水。该种植模式省去了传统水稻种植育秧、拔秧、移栽等环节,且田间水肥的管理更加轻松,有效地降低了水稻种植的人工成本。
目前,旱优73田间长势喜人,穗子长,结实率高,千粒重大。更重要的是,今年该地区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大爆发,而该示范田却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大家为此纷纷点赞!
接着,大家转入室内进行经验分享。首先,上海天谷华东营销中心副总经理王震对当前农业现状、公司发展、品种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等方面的内容作了详细地讲解;随后,潘集区三农种业总经理杨坤宣布了2018-2019年度潘集区节水抗旱稻的销售政策及市场管控办法;紧接着,零售商代表陈秀侠分享她推广旱优73的感受:她销售旱优73已经5年了,认为这个品种在潘集生育期适中、节水抗旱、省肥省药、省工省时、高产优质,非常适合当下轻简化栽培的模式。而且无论高温干旱、低温阴雨、病虫害大爆发年份,旱优73一直表现优秀且稳定。比如像今年,很多水稻品种细菌性条斑病大爆发,旱优73却没有受到影响,说明这个品种抗病性较好。她还现场号召大家,对于这样一个让农民种得放心的品种,我们回去之后,应该多召开农民会议,更广泛地宣传旱优73,让更多农户了解和种植节水抗旱稻,让农户实现真正的增产增收,造福当地农户。
最后,现场还对谢甲、李云生、陈秀侠三位2017-2018年度优秀零售商进行授牌与颁奖,并现场奖励了“旱优73”农村服务三轮车。希望与会的各位合作伙伴一起努力,将旱优73在潘集推广得更好。
【节水抗旱稻 上海天谷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