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一季收两季,种粮大县霍邱发展新道路的探索
发布时间:
2018-08-23 11:51
来源: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是重要的国家商品粮基地,全县粮食播种面积330万亩。如何在粮价下行的大趋势中寻求新的发展机会,霍邱的种田大户用节水抗旱稻的“一季+再生”探索出了一条新的道路。
2018年8月22日,霍邱县节水抗旱稻旱优73再生稻头季测产,吸引了当地零售商及种粮大户30余人前来见证。
测产田块位于霍邱县乌龙镇黄大庄堰口村,种植大户樊勇在一块高岗地上种植了20多亩连片的节水抗旱稻,计划今年小试一下“一季+再生”的模式在霍邱的可能性。樊勇的这块田采用育苗移栽方式,播种量1.2斤/亩,4月20日播种,5月15日育苗移栽,7月20日齐穗,8月22日头季稻成熟收获。该地块的旱优73田间长势一致,成熟时杆青籽黄,结实率高达95%以上,米质好,大家纷纷点赞。
随后,由参会人员现场随机指定了一块田,经实地收割测产,湿谷1465斤/亩,湿谷水份含量30.2%,按照国家稻谷收购标准13.5%,扣除水份杂质16.7%,实收干谷1220.3斤/亩。虽然这块高岗地灌水困难,且经历连续高温干旱,一般水稻品种大都减产,而旱优73能有如此表现,大家都感到非常惊喜!
霍邱县农友种业李总向大家介绍,旱优73在霍邱推广多年,熟期适中、节水节肥、省肥省药,表现稳定。旱优73再生稻头季收割时,亩施30斤尿素、灌上水、不需要打药,70天左右再收割,省工省时,非常简单。当前小麦产值不高,种植户应当转变思路寻求发展,旱优73再生稻就是一种新的选择。旱优73在湖南、江西等地区作再生稻,表现也相当不错,而且米质更好,大大提高了农户的收益。
【节水抗旱稻 上海天谷造】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