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改革的先锋——安徽凤阳人,又有什么新动作?
发布时间:
2018-08-20 21:28
来源:
安徽凤阳除了有“凤阳花鼓”里说道的“朱皇帝”,还是中国农业改革的先锋。1978年,十八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着极大的风险,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创造了“小岗精神”,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40年后,在凤阳县红心镇也有些热闹,农户在忙些什么呢?原来,改革先锋们在讨论中国农村新一轮变革的对策。
2018年8月17日,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召开了2018-2019年节水抗旱稻-旱优73观摩会暨市场启动大会,60余名农资零售商和种田大户参加了本次会议。早上九点,在上海天谷华东营销中心潘新好经理带领下,大家一行来到位于凤阳县红心镇的节水抗旱稻示范田,这是在一块纯旱地上旱直播的节水抗旱稻,在今年前期高温干旱情况下,旱优73表现出抗旱性强、结实率高、产量高和米质优等特点,大家纷纷点赞。
潘经理在田间向参会人员介绍节水抗旱稻种植技术关键要点,并向大家分析了目前轻简化栽培已成为当前农业的发展趋势,具有“好种”、“好管”、“好吃”特点的节水抗旱稻,可以“像种麦子一样种水稻”,是水稻种植方式变革中的新锐力量,也是轻简化栽培的好抓手。与会人员对潘经理的这个观点表示认可,认为凤阳人应该继续发扬“小岗精神”,抓住农村种植方式变革的历史契机,大力发展节水抗旱稻,让更多的农户感受到轻简化栽培和稳产的优势,为农业生产效率再度提速!
【节水抗旱稻 上海天谷造】
上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