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优73”栽培(直播)技术建议
发布时间:
2017-02-13 02:01
来源:
“旱优73”是籼型三系杂交节水抗旱稻新品种,2014年通过安徽省审定,审定编号:皖品审(2014)第024号。“旱优73”生育期120天左右,两年区试产量第一、抗旱性第一。茎秆粗壮,抗倒,分蘖力中等,根系发达,吸肥吸水能力强,高产田生长旺盛,可达750公斤/亩潜力,水直播一般田块亩产600公斤左右。
根据2014年安徽、湖北、河南等多点试种及示范种植表明,“旱优73”在不同地区的旱种旱管、旱种水管、水种旱管、水种水管等方式下,不仅节约成本,而且产量与栽秧超级稻相当,深受种植农户欢迎。为指导下一年度“旱优73”种植,提供如下栽培(直播)技术要点,供各地参考。
1、适时播种
在安徽沿淮地区作油菜茬或麦茬种植,应于6月上旬播种,建议6月10日前播。旱种旱管田,提倡机条播,播种量2公斤/亩,播深2~4厘米,覆土,行距28~30厘米;水播旱管田,播种方法同水稻直播田,要求田面尽量整平,播后保持地膜水,亩用量可比旱直播减少0.25公斤。
2、防治草害
旱种稻田草相比水种稻田及其他旱作要复杂些,前期除草是关键,播种后出苗前用二甲戊灵进行土壤封杀;出苗后三叶一心期,用韩秋好或氯氟吡氧乙酸进行一次茎叶处理;用药时做到喷施均匀、不漏喷重喷,并用足水量。
3、适时灌(浇)水
播种后,若土壤墒情不足,应及时灌(浇)水,确保种子及时出苗,防出苗不齐、大小苗严重及防出苗迟而延长生育期。孕穗期和灌浆乳熟期是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要确保土壤相对湿度80%以上,若遇干旱,应及时灌(浇)水,提高结实率,确保丰产。
4、合理用肥
一般底肥亩施三元复合肥20-30公斤,视苗情,如苗势弱,则分蘖至拔节期间追施尿素5公斤/亩。孕穗期根据土壤肥沃情况,可适当追施尿素,一般不超过5公斤/亩。具体施肥量,各地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增减。
5、病虫防治。
根据当地病虫害预报情况,及时防治螟虫、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等病虫害。特别注意稻曲病的防治,稻曲病以预防为主,一般用药两次,第一次全田1/3以上茎秆最后一片叶子全部抽出,即俗称“大打包”时用药(约距出穗时间5—7天左右),此时正是病菌的初侵染高峰期,此时用药,防治效果最好;第二次在破口始穗期再用一次药,以巩固和提高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