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节水抗旱稻新品种“旱优73号”栽培技术问答
1、问:“旱优73号”是什么类型的杂交水稻新品种?
答:“旱优73号”是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与上海天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明培育的杂交节水抗旱稻新品种,2014年通过安徽审定。可水旱两用,在水田与超级杂交水稻一样栽培,但可少灌水;在旱地与旱稻品种一样种植,产量显著提高。这个发明2013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问:“旱优73号”主要品种特性有哪些?
答:“旱优73号”有传统旱稻血缘。与目前推广的水稻品种相比,根系特别发达,吸水能力超强,是目前我国最优良的节水抗旱稻品种之一。如采用常规水稻栽培方法,“旱优73号”与目前推广的水稻品种相比,正常水分条件下产量相当;如种植过程中遇到干旱且不能及时灌溉条件下,“旱优73号”可显著增产。2012年安徽阜南百亩示范片(旱种旱管)田间实产平均达到619.21公斤/亩。
3、问:“旱优73号”适宜在什么样的田块中种植?
答:“旱优73号”吸水吸肥能力强,高肥田块中因吸水吸肥能力过强,容易生长过剩而达不到高产的目的;“旱优73号”特别适宜在肥力中等或偏低,水源不足,灌溉条件不太好的田块和地区种植,容易获得较好的产量。
4、问:“旱优73号”有哪几种栽培方式?
答:通过近几年在安徽、湖北、湖南等地的示范,“旱优73号”可采取旱种旱管、旱种水管、育秧移栽、机器条播、机插秧等栽培方式。
5、问:“旱优73号”旱种旱管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
答:(1)尽早播种:建议6月10日前播种,播种量2公斤/亩。(2)防治草害:土壤封杀是关键,保障喷雾均匀,做好一封(播种后出苗前土壤封杀)、二杀(三叶一心期喷施韩秋好等)、三补(后期田间杂草人工拔除)。(3)合理施肥:施足底肥,亩施复合肥15-20公斤,后期可依据苗情追施尿素。(4)适时灌水:如遇干旱,根据土壤墒情,特别是播种后适当灌水保出苗、三叶期保证土壤湿润促分蘖,孕穗及灌浆期保证田间土壤湿润,充分灌浆结实,确保丰产。(5)病虫防治:拔节前后和始穗期前后,喷药预防稻纵卷叶螟和稻曲病等。
6、问:“旱优73号”旱种水管产量600公斤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
答:(1)尽早播种:建议6月10日前播种,播种量1.5-2公斤/亩。(2)防治草害:土壤封杀是关键,播种后出苗前用仲丁灵和丁恶乳油进行土壤封杀,出苗后“三叶一心”期用韩秋好等进行一次茎叶处理。(3)合理施肥:施足底肥亩施复合肥15-20公斤,后期可依据苗情追施尿素。(4)适当浇水:根据土壤墒情,可节约用水,无需长期淹水。(5)病虫防治:拔节前后和始穗前后,喷药预防稻纵卷叶螟和稻曲病等。
7、问:“旱优73号”育秧移栽产量650公斤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
答:(1)适时播种:应根据当地气候特点结合秧龄、秧田面积、前作后茬计划好播种时间。一般春闲田和油菜茬在4月中下旬播种,5月中下旬移栽;小麦茬一般在5月上中旬播种,6月上中旬移栽。播种前做好种子消毒处理,提倡旱育秧。(2)适时移栽:秧龄控制在30天以内,根据土壤肥力状况每亩插足1.8万穴,采取双本插或多本插,保障亩有效穗数,提高结实率,充分发挥品种的超高产潜力。(3)科学肥水管理:施肥重施基面肥,早施分蘖肥,中后期少用或不用氮素化肥,一般条件下亩施基肥复合肥20-30公斤,重视分蘖期施肥、中后期苗情弱可追施适量氮肥;浅水栽秧,寸水活秧,薄水促分蘖,适时晒田,后期干湿交替,促进灌浆结实,成熟后及时收割。(4)病虫防治:拔节前后和孕穗前后,注意防止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及纹枯病,始穗期防治稻曲病,确保高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