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合理选择水稻品种
眼下,市场上供应的水稻优良品种很多,每个品种各有特长。我们用户都有一个品种选择的过程。多数用户是在购种时看品种介绍选择,但种下去以后常对当初的选择不满意。选择品种更可靠的方法可以在水稻生长过程中,根据不同品种的田间表现,结合自己的需求选择。当前水稻已经进入移栽、分蘖期,也是进入我们品种选择的适宜时期。
最优良的水稻品种应该具备哪些特点呢?简要地说有以下几点:1.产量高;2.抗病能力强;3.抗倒伏能力强;4.米质优良;5.耐高低温能力强;6.适应性广等。如果一个水稻品种具备了以上所有特点,一定是个好品种,我们都会抢着选用,这样的好品种也是我们所有育种家的梦想,长期的育种实践中发现难度太高。每个品种总有几个突出的长处,也难免有一些不足,我们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合理的选择。
我们说,在水稻生长季节,根据不同品种表现的特性,结合自己所种的田块特点选择品种是个比较可靠的方法。
分蘖-拔节期:这时期称为水稻营养生长期,是水稻长架子的时期。主要表现特性是:分蘖力、生长势的强和弱,叶片的长短、宽窄,发病的轻重,抗旱能力强和弱等。
抽穗-成熟期:这时期是水稻产量的形成期,主要表现特性是:每亩有效穗的多少、每穗总粒数(穗子大小)、结实率、植株高度、茎杆粗细、耐肥抗倒能力强弱、病害轻重(主要是稻瘟病、稻曲病)、成熟期转色熟相等。
一般来说,土壤肥力高、灌溉条件好的高产田块,可以选择分蘖力中等、株型紧凑、叶片直立、茎杆粗壮、耐肥抗倒能力强、穗形偏大的品种。相对土壤肥力偏低或灌溉条件较差的田块,可选择分蘖能力强、植株相对松散、生长势强、繁茂性好、茎杆粗细中等、有一定抗倒能力、每亩成穗多、穗形中等的品种。
近年来灾害性异常气候发生频率上升,对水稻生产影响较大,尤其以高温、干旱为重。对水源不足、灌溉条件差、保水抗旱能力差的田块,应选择抗旱能力较强的品种。这也是目前各地十分重视节水抗旱型水稻新品种选育、推广的原因。此外,闲田、春田可选择生长期偏长的品种,小麦茬尤其是直播田须选择生育期相对偏短能保证9月上旬安全抽穗的品种。
不论选择什么品种都要考虑本质好一些、抗高温能力强、结实率高、后期转色熟相好一些的品种。特别注意,在稻瘟病流行的地区,务必选择抗病能力较强的品种,在非流行地区只须有一定的抗性就可以了。